“化成一棵樹 守護這世界的清涼”——清明節(jié)廣州“樹葬”見聞

新華網(wǎng)廣州4月5日電(記者史霄萌賴雨晨)“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這是作家三毛的詩句,也是對廣州市“思園”樹葬最好的寫照。

 

“思園”是白云區(qū)的一處“樹葬”園林,每一棵樹下安葬著一位先人的骨灰。清明節(jié)假期第一天,已有不少市民前來祭奠。園區(qū)內(nèi)的小路曲曲折折通往樹林深處,陽光透過層層葉子灑下,打在樹下擺放的一束束鮮花上,仿佛每一個靈魂都得到了安慰。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市民按照傳統(tǒng)的形式,在樹前插上香,擺上供果,甚至倒酒祭拜。

 

半山腰的涼亭附近,記者看見一位老伯將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菊花整整齊齊擺在路沿上,每隔一指長擺一朵,然后拍照留念。這位老伯是廣州的姚先生,他父親的骨灰于2005年遷入“思園”。“我都不插香的,”姚先生指指身旁的樹下說,“我就帶一把花來,我父親喜歡花,黃色的小花。”

 

姚先生父親的骨灰是政府舉辦骨灰還林活動時集體下葬的。1989年,廣州市率先在全國開始骨灰還林,“思園”在北郊白云山永泰村后面的馬鞍山落成:核心理念是完全回歸大自然,不留墳頭、不留標識。園區(qū)最初實行一樹一骨灰,后來因為需求多,無法全部滿足,便將骨灰下葬在樹與樹之間,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姚先生說父親生前是南武小學的校長,一輩子重環(huán)保,喜自然,于是為父親選擇了這里。他每年都這么擺上一次鮮花,祭奠故人。

 

園區(qū)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希望市民能夠像姚先生那樣攜鮮花來拜祭,因為鮮花易降解,不會給園區(qū)保潔人員帶來工作壓力,也不會像焚燒冥幣和貢品那樣存在安全隱患。

 

廣東省近年來因為墓地吃緊,大力推行生態(tài)殯葬。除了“樹葬”,還有“海葬”,“花葬”等多種形式。隨著社會觀念的不斷開放,這些生態(tài)墓葬形式也越來越被眾人接受,得以在全省范圍內(nèi)推廣。

 

目前“思園”下葬的骨灰大約有21000具,2012年已經(jīng)飽和,不再接受申請。據(jù)廣州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處長梅向陽介紹,第二個骨灰還林點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選址,正在報批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