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華古典文學老土?挽救香港低落語文水平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6-03 11:09:30 | 來源: 中新網 |
中新網6月2日電 香港商報2日刊文稱,在極端經濟掛帥、GDP主義之下,不少港人都視中華古典文學為沒用、老土,即使是語文教師,很多都對中華古典文學抱持抗拒態(tài)度。這急須撥亂反正。今天是端午,要挽救香港日見低落的語文水平,屈原的文學精品實不可或缺。
文章摘編如下:
今天是端午,在歡慶這個與大文豪屈原有密切關系的佳節(jié)時,宜順道談談香港的中華古典文學教育。
屈原文學成就光耀史冊
時值端陽,談中華古典文學自然要由屈原作品開始?!冻o》是楚國的特有文學體裁,辭藻瑰麗、想像雄奇,當中很多是由屈原所寫,代表作是《離騷》,對后世影響巨大,故后人將《楚辭》這種文學體裁直稱為“騷體”。屈原作品被視為足與《詩經》并駕齊驅?!对娊洝贩诛L、雅、頌,出自不同作者,當中 “風”占了大多數,故《詩經》又稱為“風”。后世將屈原的作品與《詩經》并列,合稱“風騷”,“風騷”一詞遂由此而來。屈原的文學成就,足與世界各地歷代 文學巨匠看齊,光耀人類文明史冊。
除了以美見稱外,屈原作品的精神,亦深受后人傳頌?!峨x騷》的千古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唐代《六臣注文選》中的劉良注云:“九,數之極也。言忠信貞潔,我心所善,以此遇害,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成語“九死一生”即由此而來。屈原光明磊落、心端品正、擇善固執(zhí)、九死不悔的精神,不正是今天功利為尚的社會所欠缺的嗎?
中華古典文學充滿智慧
不只《楚辭》,其他中華古典文學名作,皆滿有智慧,經得起時代考驗,以現代人日益關注的環(huán)保為例,中華先賢就不只一次提及?!睹献痈孀?上》云:“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二 千多年前的孟子,已道出過度砍伐和放牧,會永久地破壞植被。范仲淹《岳陽樓記》云:“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吞長江”三個字,就道出了洞庭湖吸納長江滔滔大水、保護中下游免遭水淹的功能。如后人能體會《岳陽樓記》的地理描寫,就不會做出 “圍湖造田”的蠢事,今日長江中下游也就不會經常泛濫成災了。認為中華古典文學“不合時宜”的人,請由《孟子》和《岳陽樓記》讀起。
重推文言文助撥亂反正
在極端經濟掛帥、GDP主義之下,不少港人都視中華古典文學為沒用、老土,即使是語文教師,很多都對中華古典文學抱持抗拒態(tài)度。筆者曾任語文教科書編輯多年,期間經常聽到語文教師的同一意見:“課本不能收錄太多文言文,因為學生沒興趣,我們也很難教。”教育局不設文言范文,在欠缺考試動力而又受市場主導的情況下,這十多年來香港中學的中華古典文學教育大為萎縮。其實,中華古典文學,由先秦至清代,延續(xù)了約三千年,是人類藝術文化 的瑰寶,能流傳到今天的,更是精華中之精華,但在香港卻被視作不合市場要求的老土之物,只能反映這個城市在文化上十分淺薄,急須撥亂反正。
略為安慰的是,經過十多年所謂“課程改革”,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當中不乏年輕一代)明白中華古典文學十分重要,大力呼吁重設文言范文。今年4月,教育局終于公布“新學制中期檢討的首批建議”,中文科新增12篇文言文范文,在2015至2016學年的中四學級開始實施,于2018年文憑試生效。這12篇都是文學珍寶,只可惜缺少了屈原作品?;叵?0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的高級程度會考課程,屈原名作《涉江》就是其中一篇必讀范文,今天要挽救香港日見低落的語文水平,屈原的文學精品實不可或缺。(楊漢群)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中國成功發(fā)射實踐二十五號衛(wèi)星 中國航天2025年開門紅2025-01-07
- “重走海絲路之遇見媽祖”活動在湄洲島啟動2025-01-07
- 香港玩具展匯聚全球商家展示新品2025-01-07
- 兩岸一家親,這條路他走了36年2025-01-07
- “邊檢+”,讓臺胞往來更便捷2025-01-07
- 第二屆“金陶笛杯”兩岸陶笛邀請賽圓滿收官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