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箏大師秀絕活 4米“巨龍”重6公斤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7-03 15:38:0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風箏大師謝金鑒自幼喜歡放風箏,進而成為風箏達人,雖然已高齡89歲,仍持續(xù)推廣傳統(tǒng)風箏。即日起至27日在中山公民會館舉辦風箏特展,并將舉辦一場免費教學課程。
謝金鑒說,小時候因物資缺乏,最大的樂趣就是自己做風箏去放,盡管成年后須工作賺錢養(yǎng)家,仍會繼續(xù)利用休假時間做風箏。
30多年前,謝金鑒常會在假日帶著自制的手工風箏到孫中山紀念館販賣,原本只想加減貼補家用,沒想到生意越來越好。謝金鑒覺得有機會將興趣變成事業(yè),干脆自己辦廠,除4個子女都投入生產(chǎn),還請近百個員工外銷歐美日各地。
謝金鑒說,風箏要能飛得又遠又高,一定要輕巧,他選擇以竹子為骨架,比一般常用的鐵絲輕盈許多,但也更費功夫。他得從劈竹子開始,將粗大的竹子劈成像竹簽一樣細,然后得高溫烘烤,才能彎成想要的樣子。
布料的選擇也是一門功夫,要質(zhì)地輕柔又不容易破,臺灣綢布是他認為最適合的布料。此外,他堅持全手工制作,連繪色都要一筆筆親手上色,深獲海外客戶喜愛。
這次展出的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是臺灣最大的“巨龍風箏”,不需平衡桿,龍頭會左右擺動。由于高4米、寬有3米,重6公斤,要5個人協(xié)力才能飛起。
謝金鑒笑說,這個大型的巨龍風箏,不是只把風箏的尺寸加大就可以,最重要的關(guān)鍵在于骨架必須如鐘擺一樣,講究均勻?qū)ΨQ。
曾有大陸的師傅參觀這個風箏,還用攝影機拍攝后回去依樣制作,仍無法飛起來,來年來臺要求謝金鑒送他一片龍身。
新聞推薦
- 團圓年|聆聽總書記的新春祝愿·歡歡喜喜過好年2025-01-30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彩燈亮相臺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臺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xiāng)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lián)通馬祖同胞回鄉(xiāng)路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