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土”滋味——燒窯雞

云霄“土”滋味——燒窯雞

烹制燒窯雞的土灶

 

云霄“土”滋味——燒窯雞  

燒窯雞1(吳景川攝影)

 

云霄“土”滋味——燒窯雞  

燒窯雞2(吳景川攝影)

 

云霄“土”滋味——燒窯雞  

燒窯雞3(吳景川攝影)

 

在云霄,有這么一道小吃叫人聞之垂涎,吃來叫絕,過后念念不忘,便是“燒窯雞”。

 

盛盤上桌的燒窯雞,光是那金黃燦燦的顏色便讓人食指大動,夾一筷子,滑嫩多汁,香而不膩,讓人不禁就要問,這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燒窯雞的做法非常獨特,離不開一個字——“土”。選用云霄當?shù)厣缴系?ldquo;土窯雞”,而非一般的肉雞,將醬油、鹽、糖等置入雞的腹腔中,包上沾過酒水的龍巖草紙,外裹錫箔紙,待用;不用鍋,而是用現(xiàn)堆的“土窯”,在土窯側(cè)面留出一個小門,取碎石于其上累成一個近似圓錐體的石堆;不直接用火,而是用火后“土”的余溫來燜熟土窯雞,將木柴放入堆好的土窯中,高溫燒至碎石發(fā)白,取出未燒盡的柴火,投入事先處理好的雞,一窯可燜制十余只“燒窯雞”。半小時后,雞的香味就破窯而出,從窯中掏出一個個香噴噴的燒窯雞,乘熱切塊裝盤,供食客品嘗。

 

這種原始的做法其實由來已久。相傳古時候,云霄當?shù)啬镣Y(jié)伴上山放牧,閑來嬉笑追逐,捉野兔、掏鳥窩,挖地窟,累石堆,將鳥、蛋等配上地瓜、紅薯一起放入土窯之中,拾些干柴燒燜,熟后分而食之。有說是仿照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少時的做法,望日后出人頭地,富貴加身。由此,燒窯之法漸漸流傳盛行。

 

如今,這樣原始的“土”制法得到了豐富和創(chuàng)新。例如,在醬料中加入中草藥,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另外,投入雞蛋、紅薯、土豆等作為配菜,既完好保存了燒窯的趣味,又能在這個吃貨遍地的時代滿足食客對美食的多元化需求。

 

云霄不僅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更有美味小吃增添趣味。作為云霄土生土長的名小吃,燒窯雞已經(jīng)走出云霄,落戶上海、廈門甚至臺灣的大街小巷,讓更多的人嘗到這份原始的美味土滋味,體味云霄燒窯雞帶來的淳樸氣息與濃郁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