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開”“心心”亮相澳門滿月 記者探訪大熊貓

“開開”“心心”亮相澳門滿月 記者探訪大熊貓

6月29日,大熊貓“開開”在玩球。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開開”“心心”亮相澳門滿月 記者探訪大熊貓

6月29日,在澳門大熊貓館,大熊貓“心心”在吃竹葉。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中央新贈大熊貓公開亮相澳門一個月吸引萬余人參觀,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小朋友的喜愛。近日,記者探訪了熊貓“前庭后舍”,深入了解“開開”、“心心”在澳門“食”、“住”、“學”的最新情況。

 

消毒、打掃房舍、收集糞便尿液、稱重剩竹、記錄、配餐、投放新鮮竹子……一早,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大熊貓管護“軍團”分工配合,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開開’、‘心心’活動時的樣子很可愛,看多久都不會膩,看它們吃得好,睡得甜,玩得開心,而且越來越信任我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軍團”成員、已經(jīng)從事5年動物保育工作的“熊貓爸爸”趙創(chuàng)焜,說起新落戶石排灣的一對大熊貓,臉上漾著幸福的笑容,“它們身體狀況非常好,很快適應在這里的生活”。

 

熊貓一天中有10至12小時都在進食,記者注意到,在熊貓“后舍”的主食“竹糧倉”中,大量嫩竹在樹杈形鋼架上層層堆疊,“熊貓爸爸”潘子俊說:“由于大熊貓食量大,對竹子的偏好會隨季節(jié)變化,需一周2次從廣東空運5個品種的鮮竹進行調(diào)配,并根據(jù)觀察選擇最對它們口味的靚竹喂食,可喜的是,‘開開’、‘心心’現(xiàn)在對‘廣味兒’青睞有加,已無需再混搭‘川竹’”。

 

在模擬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大熊貓館中,“開開”曬著太陽,慵懶地靠在原木旁坐擁眾竹,左右開弓,豪放地撕開竹皮,大快朵頤,看樣子對“澳門口味”頗為喜歡。

 

輔食廚房內(nèi),按照每日菜譜精心配比,“開開”、“心心”的“餐后甜點”——紅、黃兩色高纖維餅干配南瓜、胡蘿卜新鮮出爐,“熊貓媽媽”莫詠嫻介紹說:“竹子營養(yǎng)成分單一,餅干用以補充微量元素,均衡膳食,營養(yǎng)美味,它們非常愛吃”。

 

在從展示館回“臥室”的通道旁,莫詠嫻溫柔地召喚“心心”,提醒它加餐時間到,只見“心心”穿過小門直奔而來,麻利地站了起來,前爪乖巧地握著獸舍欄桿。莫詠嫻一邊往“心心”嘴里送餅干,一邊用粵語和它交流,“靚女你好乖!吃的美不美啊?”還時不時摸摸它毛茸茸的“大熊掌”,“心心”好似回應一般,時而歪頭注目,時而點頭晃動,與“熊貓媽媽”親密互動。

 

在冰箱、消毒柜一應俱全的小廚房中,最吸睛的莫過于為大熊貓專門準備的刨冰機。今年端午節(jié),“熊貓爸媽”們?yōu)樵诎拈T新安家的“開開”、“心心”制作了“冰粽子”慶祝節(jié)日,“熊貓爸爸”趙創(chuàng)焜透露,7月5日“心心”將迎來8歲生日,他們還準備為其獻上“冰蛋糕”慶生。

 

獸舍內(nèi),正在為“開開”整理內(nèi)務(wù)、清潔消毒的趙創(chuàng)焜說:“‘開開’很聰明很愛干凈,夜晚如廁大多在起居室的一側(cè),再回到木榻歇息”。他小心收集“開開”的尿液,為每日的記錄和化驗做準備。“我們最希望看到帶竹葉的糞便,因為這種糞便表明大熊貓在進食中攝取了營養(yǎng)成分較高的竹葉部分”。

 

據(jù)了解,工作人員每天都將“開開”、“心心”的生活作息、精神狀況、攝食量和排便等指標詳細記錄在案并進行評分,留存檔案供獸醫(yī)和專家對它們身體狀況進行綜合考量。

 

除了照顧起居,培養(yǎng)感情,工作人員已著手為“開開”、“心心”量身打造訓練科目,為下一步繁育做準備。據(jù)趙創(chuàng)焜介紹,現(xiàn)在專為一對大熊貓在每日午休后安排游戲時間,管護人員會在“多孔浮球”、“竹筒”等自制玩具中放入生果,讓兩頭“饞貓”在玩耍覓食中鍛煉智力和四肢力量,他表示,之后會逐漸視它們的心理及健康狀況設(shè)計更為豐富的訓練游戲。

 

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介紹,石排灣郊野公園大熊貓館自6月1日重新開放以來共有1萬余人踴躍參觀。自7月1日起,大熊貓館將取消流量限制,以滿足更多市民一睹大熊貓的愿望。

 

2009年,中央政府宣布贈送澳門一對大熊貓,澳門市民賦予他們“開開”“心心”的美名。2014年6月,“心心”不幸因病離世。在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宣布,中央政府決定再向澳門贈送一對大熊貓。由于“開開”“心心”的名字親切可愛,寓意歡樂,新一對贈澳大熊貓沿用了這對名字。(記者楊懿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