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考入香港大學的內地“學霸”們有何感悟?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的畢雪瀅在介紹自己時形容家鄉(xiāng)是“新聞里老說的有大草原的地方”。初到香港,來自北方的她對濕熱氣候還不太習慣。談到即將開始的4年大學生活,她表示,選擇香港是因為其國際化的環(huán)境,有機會接觸多元文化,希望能多與香港本地同學交流,融入香港社會。

 

畢雪瀅今年18歲,她以牙克石市理科第一名的高考成績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計劃攻讀商科。來香港之前,畢雪瀅通過新聞報道注意到了香港發(fā)生的一些事件。非法“占中”、反水貨客、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她說對于香港目前的社會氛圍是否有利于求學不是沒有擔心過,父母表示尊重她的個人意見。最后她認為香港應該是一個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地方,學習主要還是要靠自己,社會氛圍對學習不會有很大沖擊。

 

16歲的陜西省數(shù)學滿分考生任含希認為,香港比較適合能夠在自由環(huán)境中管理好自己的學生。“融貫中西”的教育模式是香港吸引她的原因。

 

為讓新生盡快適應香港生活,任含希的學校為內地新生舉辦了為期8天的迎新營,在本地學長的帶領下,任含希已經去了星光大道、淺水灣、赤柱等地。被學長友善對待打消了任含希之前對“人生地不熟”的擔心。

 

來自貴州的侗族學生劉蕭瑤將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的人文類專業(yè)。來香港之前,劉蕭瑤收到了學校寄來的內地新生手冊,其中的一張餅狀圖顯示,在香港讀完大學回到內地就業(yè)的學生比例約7%,這在劉蕭瑤意料之外。她表示,她目前計劃畢業(yè)后回內地,將在香港所學帶回內地。(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