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林:民進黨當局應放棄的五大迷思

近日島內有民調顯示,對蔡當局施政的滿意度直線下降。華廣網8日刊載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的文章指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進黨存在“臺灣民意永遠支持民進黨”、“美日會全力支持民進黨”、“民進黨只要上臺并堅持中共自然會靠過來”、“‘冷和平’對民進黨有利”、“時間在‘臺獨’一邊”這五大 “迷思”。

 

全文內容如下:

 

5月20日民進黨再度上臺后,無論是行政團隊的表現還是蔡英文當局的內外政策,都給予人“昨非今是”的感覺,特別是當局施政的滿意度直落而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進黨當局對若干問題的認知不足,存在五大“迷思”:

 

迷思之一:臺灣民意永遠支持民進黨。民進黨一直以“愛臺灣”自居,且在臺灣社會“民進黨愛臺灣、國民黨賣臺灣”的不當論述也確實存在市場。民進黨甚至把1月16日的勝選當作是臺灣民意對其內外政策的肯定,而忽視了其實是馬英九團隊施政的失利導致民眾不得不選擇民進黨,或者說是國民黨支持者的不投票造就了蔡英文依靠基本支持者而勝選。因為抱有“臺灣民意永遠支持民進黨”的迷思,民進黨當局的施政才不以民意為依歸,不把民意當回事,不拼經濟而是以政黨利益為第一位考量,以“轉型正義”為名來清算國民黨。其結果是,或許國民黨真的被清算了,但臺灣經濟與社會保障也從此玩完了。民進黨須知:民意如流水,民意在乎民生!

 

迷思之二:美日會全力支持民進黨。民進黨不少人士始終認為,中共與美、日關系一定不好,甚至對立和沖突,這是臺灣遠離大陸的機會,這是民進黨千載難逢的機會!有此機會,只要政策立場上倒向美日,就可以脫離大陸,可以搞“新南向”,可以搞“去中國化”。殊不知,美國、日本固然與中國有矛盾與對立,但這對立的面向是可以管控的,且雙方都已經認識到需要管控,民進黨當局想從大陸與美日的對立中漁利,那幾乎是無法達成目的的。況且,美日對民進黨當局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是基于美日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制定政策,符合美日利益的才會得到他們的支持。因此,臺灣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會小,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可能得不償失!

 

迷思之三:民進黨只要上臺并堅持中共自然會靠過來。民進黨不少人認為,只要民進黨贏得選舉掌握臺灣政權,中共就無法不對民進黨讓步,蔡英文當選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出了這樣的論點。這樣的評估其實是低估了中共在涉及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問題上的堅持,在大是大非的原則立場上,中共沒有任何妥協的余地。這就是為何大陸一直強調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的主要原因。

 

迷思之四:“冷和平”對民進黨有利。民進黨不少人認為,過去八年的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大交流、大合作、大發(fā)展”讓臺灣過度依賴大陸,不利于臺灣保持自主性,更不利于實現民進黨所追求的“臺獨”目標。從而,民進黨人士提出兩岸“不談判”、“不接觸”、“不往來”的“冷和平”狀態(tài)是有利于臺灣的發(fā)展,即使短時期內會出現若干的“陣痛”,也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尤其從長遠看,“冷和平”是有利于臺灣的整體利益。這樣的論點當然是錯誤的。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如果不能維持一個和平穩(wěn)定的兩岸關系,也不會有其它對外關系的順利開展,甚至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都將十分困難。

 

迷思之五:時間在“臺獨”一邊。民進黨內不少人士最致命的認知就是認為時間站在“臺獨”一邊,這不僅是沒有認清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方向與趨勢,沒有看清兩岸之間的力量對比及趨勢,沒有搞清楚大陸反對“臺獨”的堅強意志與決心,而且是低估了臺灣多數民意的最終傾向,特別是低估了臺灣青年人對于前途選擇的方向。目前臺灣青年人的所謂“天然獨”,其實是“天然已獨”,并非要追求成立“臺灣國”或“臺灣共和國”,而是目前的“不要統(tǒng)一、不希望統(tǒng)一”。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傾向尚未定型,還有相當大的修正空間。未來的選擇,未來再去決定。(嚴安林,作者系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兩岸關系協創(chuàng)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