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農業(yè)的深度思考

孫中山出生于廣東香山縣一個傳統(tǒng)的農民家庭,“生于畎畝,早知稼穡之艱難”,其童年生活和中國數千萬農家孩童的經歷相仿。他要打柴、拾取豬菜、幫人放牛等。1879年,孫中山遠涉重洋來到檀香山,在讀書之余,幫助其兄打理農場。就這樣,孫中山長年浸染于農村,這使他在之后的從政生涯中更多地關注農業(yè)這一國家頭等大事。

 

孫中山題寫的“治本于農”。

 

憂心農業(yè)

 

在孫中山所處的年代,許多進步人士都認識到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的重要性,反而忽略了農業(yè),而孫中山在思想的激流中如中流砥柱般,看到中國畢竟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人口“甲于五洲”,如果不對農務大加整頓,容易導致人民食品短缺,哀鴻遍野,動搖國之根基。1895年,他在《擬創(chuàng)立農學會書》中指出,中國應“以農為經,以商為緯,本末具備,巨細畢賅,是即強國富兵之先聲,治國平天下之樞紐也”。

 

1912年3月,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期間,強烈要求各地政府重視農業(yè)的發(fā)展。他表示,如果一個人不耕種,則是一人受饑;如果全國的人不耕種,則將面臨饑荒,農業(yè)關乎國本,不是小事。

 

1924年8月17日,孫中山在宣講《民生主義》時,為了說明農業(yè)的重要性,舉例德國在一戰(zhàn)中失敗,是因為海口被聯軍封鎖,人民和士兵沒有飯吃,不能對戰(zhàn)爭支持到底,所以農業(yè)是關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倡導地盡其利

 

孫中山很早就思考農業(yè)的出路。早在1894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就提及“地能盡其利”。他以自己的家鄉(xiāng)為例展開論述,談及東南一帶的山,本可以“植果以收利,蓄木以為薪”,但卻光禿禿的,“無人興之”。遺憾焦灼之意溢于言表。

 

孫中山認為要做到地盡其利就要“耕耨有器、農務有學”。

 

“耕耨有器”就是引進先進的農業(yè)生產工具。他舉例說:“如犁田,則一器能作數百牛馬之工;起水,則一器能溉千頃之稻;收獲,則一器能當數百人之刈。如鑿井灘河,非機列以液濟其事;墾荒伐木,有器易收其功。”孫中山說,用人工生產,可以養(yǎng)四萬萬人,若是用機器生產,便可以養(yǎng)八萬萬人。

 

“農務有學”則是引進和運用農業(yè)耕作技術。孫中山指出,農家應使用地學、化學知識辨別土壤之優(yōu)劣進行調整改良;運用植物學、動物學知識“別種類之生機,分結實之厚薄,察草本之性質,明六畜之生理,則繁衍可期而人事得操其權”;使用格物學知識,讓日光助物之生長,電力速物之成熟;運用醫(yī)學知識,防蠹蝕,避疫癘。孫中山力求窮盡所有學問實踐于農業(yè)之中,“使同等之田,產數倍之物,無異于將一畝之田變?yōu)閿诞€之用,無異于將一國之地廣為數國之大也”。他的主張有對農業(yè)發(fā)展的深切思考和對祖國繁榮的熱切期盼。

 

發(fā)達農業(yè)要有善治的政府

 

孫中山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在農業(yè)方面可以發(fā)揮更大的功用。一是援助和引導農業(yè)。特別是在近代工業(yè)社會,農業(yè)也面臨轉型發(fā)展,政府的輔助作用就更為明顯。孫中山尖銳地批評統(tǒng)治者在農業(yè)生產上無作為態(tài)度,認為要設專官管理農業(yè),不能任農家自生自滅。二是保護農民權利。他說中國的農民很辛苦很勤勞,政府要在政治、法律上制定出種種規(guī)定來保護農民,對農民有一種鼓勵、有一種保障,以增加糧食的生產,使農民自己有更多收成。

 

興盛農學,使農民獲得平等地位

 

孫中山積極倡導農學,早在1894年的《上李鴻章書》中,他就提出可以先設農師學堂一所,選拔好學博物的人來學,三年有成后,把他們派往各省分設學堂,教授農家聰穎子弟。同時,每省設農藝博覽會一所,廣集各地物產,使農民相互考證,各學所長。

 

孫中山希冀農民通過學習農業(yè)技能提高素養(yǎng),從而獲得平等的社會地位。1895年,孫中山在《擬創(chuàng)立農學會書》中指出:“蓋中華以士為四民之首”,“農夫也,有講求耕植之會;工匠也,有講求制器之會;商賈也,有講求貿易之會。皆能闡明新法,著書立說,各擅專門,則稱之為農士、工士、商士,亦非溢美之詞。”孫中山在此文中將農民與工人、商人等量齊觀,“無民非士,無士非民”,人皆平等,國家才能轉弱為強,反衰為盛,深刻闡釋農民對社會貢獻的平等價值。

 

孫中山對農業(yè)的深度思考充分反映了他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宏大視野和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許多關于農業(yè)的卓越看法對當今農業(yè)發(fā)展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作者:佘鳳英)

 

參考文獻:

胡聯洋:《論孫中山的農業(yè)觀》《唐山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欄目簡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海峽飛虹中文網攜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策劃推出《聲音檔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日子,我們梳理中山先生親歷的歷史事件,為您講述民國的史事與人物,緬懷中山先生的歷史功勛。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