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金磚+”和“一帶一路”有助臺灣經濟脫困
備受國際關注的金磚會議正在廈門舉行,2017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也邀請了天福集團、冠捷科技集團等4家臺灣企業(yè)參加。臺灣媒體對廈門會晤給予高度關注,他們認為,“一帶一路”和“金磚+”機制的提出將為臺灣經濟脫離困境打開新的大門。
東森任以芳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采訪(你好臺灣網 圖)
東森電視臺記者任以芳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距離金磚四國遙遠,但也有臺商在金磚國家投資,比如她有臺商朋友從事POS機貿易,在俄羅斯有設有工廠,通過廈門的中歐班列到達歐洲。對于臺商來說,不是說不能搭上這個車,而是有沒有這個機會。臺商只身闖進陌生市場去會比較困難,通過借助“金磚+”概念再結合“一帶一路”,臺商將會有更大的商機帶動經濟發(fā)展。她還表示,目前電商可能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口,比如南非2.1億人口,有4成人會網購,臺商可以在新興國家電商市場尋求突破口。
tvbs記者高嘉甫接受記者采訪(你好臺灣網 圖)
臺灣TVBS高嘉甫接受采訪時表示,臺灣企業(yè)冠捷在金磚之前就投資巴西、俄羅斯、南非等國,廈門會晤應邀參與了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冠捷希望中歐班列按自貿的做法,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在通關、檢驗和關稅上都有優(yōu)惠和便利,貨物和時間成本都得到很大節(jié)省。目前臺商在大陸的投資陷入窘境,臺灣不能給到臺商最大的支持,“一帶一路”和“金磚+”成了臺商想要把握住的“雙槳”。
旺報記者吳泓勛接受記者采訪(你好臺灣網 圖)
旺報記者吳泓勛表示,就“一帶一路”為例,現在最先推動的大部分是工業(yè)化,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從臺商到大陸投資的產業(yè)屬性來說,要深入很難,但從長遠來看,服務業(yè)、制造業(yè)、輕工業(yè)是在大陸耕耘的臺商的專長。未來臺商需不斷打造出好的產品、好的服務通過“一帶一路”“金磚+”進一步提升臺灣企業(yè)的競爭力。
中國時報陳柏廷說,“一帶一路”和“金磚+”的理念是很相近的,相較而言“一帶一路”與臺灣經濟發(fā)展的聯系更加緊密,但臺商搭上金磚的順風車不是不可能的。大陸從G20、“一帶一路”到廈門會晤展現了大國自信,也進一步的提升了在國際事務當中的話語權。雖然臺商要走出去單打獨斗有一定的難度,但相信長遠預期是樂觀的。你好臺灣網廈門9月5日 消息(記者 李覲如 郭婕妤 林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