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后 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

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后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后,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shù)館。對此,徐天福質(zhì)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里。史博館若走上“臺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么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愀壑性u社17日報道稱,蔡英文當(dāng)局上任后文教部門屢屢推動“去中國化”的措施,對于史博館閉館整修一事,館長廖新田在接受采訪時稱,史博館過去的定位“是作為‘中華民國’對內(nèi)對外的文化、藝術(shù)、歷史櫥窗,未來希望透過盤點文物與重新詮釋,更與臺灣這塊土地接地氣,讓史博館重新脫胎換骨,以嶄新面貌迎接大眾”。

 

但對于廖新田的表態(tài),徐天福感嘆,故宮文物從哪里來,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從哪里來,當(dāng)年北京故宮有一半文物搬遷到臺灣來,成為臺北故宮典藏之寶。歷史博物館也是如此,很多文物都是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例如青銅器、唐三彩,這些都是華夏文明,如何“在地化”,如何“臺灣化”?

 

他批道,文物不能矮化、窄化,更不能“去中國化”,反而要將華夏文化在臺灣發(fā)揚光大。

 

上月,臺北故宮新院長陳其南剛上任就宣稱,其重要任務(wù)就是讓臺北故宮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chǎn)生連結(jié),讓臺北故宮成為“臺灣人的故宮”。陳其南的言論一經(jīng)曝光,立即受到島內(nèi)主流媒體和學(xué)界、政界人士的強烈質(zhì)疑與批評。國民黨民意代表柯志恩痛批,誠如大英博物館不會強調(diào)要“英格蘭化”,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不會宣稱要“美國化”,民進黨當(dāng)局說穿了,骨子里就是要“去中國化”。倘若民進黨這么討厭中國,連中國文物都有罪,不如清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還給大陸,再放進民進黨所謂“與臺灣有連結(jié)”的物品。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xué)會理事長龐建國也諷道,“臺獨”人士想要切斷兩岸的文化臍帶,又舍不得故宮寶物的價值,就會出現(xiàn)像陳其南這種不入流的表態(tài),徒然貽笑大方而已。(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