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從未忘記”——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的重大貢獻

上世紀80年代,香港鐘表業(yè)者李秀恒北上設廠于深圳坪山區(qū),因當地交通極為不便,設備運輸到工廠尚須由人力借助自行車完成。如今,身為香港經貿商會會長的他向記者回顧起往事,不禁感嘆于內地的飛速發(fā)展,更為自己一直以來參與到內地改革開放進程中感到自豪。

 

大批如李秀恒這樣的港人,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40年來,中國發(fā)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香港從未缺席。

 

今年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強調,總結改革開放成功的實踐,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習近平還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發(fā)揮的主要作用,包括投資興業(yè)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范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

 

改革開放初期,雖然市場放開,但內地投資環(huán)境差、政策不完善、投資前景不明朗的情況尤在,令外資猶豫觀望。在這種情況下,港商率先大膽到內地投資建廠,常常以“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出現,更為相關領域經濟發(fā)展帶來“第一桶金”,起到投資興業(yè)的龍頭作用,成為風氣的“引領者”。

 

1978年,中國內地第一家來料加工廠由港商在廣東東莞開辦;1980年,香港企業(yè)家伍淑清注冊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yè);1983年,由港商霍英東與內地合資的白天鵝賓館在廣州正式開業(yè),成為內地首家五星級賓館……

 

這些“先行者”背后,更是大量港商多年來持續(xù)的投資。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外資來源地。中國商務部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內地累計批準港資項目417032個,實際使用港資10093億美元。港資占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3.1%。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沒有香港的話,改革開放或許難以進行得如此順利。香港作為國家的對外窗口,不斷帶來國家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人才。香港同胞通過投資、貿易和多種形式的合作,為內地發(fā)展提供重要動力。

 

在“硬件”輸入的同時,香港投資者更為內地改革開放輸入了許多先進的發(fā)展理念、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等“軟件”,促進了觀念更新,為內地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借鑒。

 

原港區(qū)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持續(xù)為內地政府干部、高校教員、企業(yè)管理人員授課培訓。她對記者表示,隨著市場經濟引入,內地各行業(yè)管理方式和思路與以往計劃經濟時代有很大不同。來自香港的經驗,轉變了內地的不少觀念,可以說是讓很多人“開竅”了。“可以看到,那些率先轉變思想的地區(qū),也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

 

由那時起,毗鄰香港的深圳特區(qū)開始蛻變,由一個小漁村走上創(chuàng)造“經濟奇跡”的快車道。珠三角與香港形成“前店后廠”的經濟合作格局,以出口加工制造業(yè)為主要合作內容,這也直接促成珠三角逐漸成為“世界工廠”。隨著制造業(yè)的轉移,港商在內地的投資模式開始逐漸轉為以服務業(yè)為重心。

 

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當時的香港把握了內地制造業(yè)起飛的契機,成功轉型成為內地連接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梁,建立和鞏固了香港今天作為國際商貿、物流、航運、金融和專業(yè)服務中心的地位。

 

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國企,為香港成為內地企業(yè)境外集資最主要國際市場拉開序幕。時至今日,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yè)超過1000家,首發(fā)和增發(fā)的總集資額超過5.8萬億港元,占香港市場總市值的逾66%,占總成交額超過70%。

 

作為國家的重要窗口,香港成為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的首選地,是內地企業(yè)走出去的最佳跳板;憑著在國際交流方面的豐富經驗,香港作為“超級聯系人”,起到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依托自身既聯通國際又安全可控的離岸環(huán)境,香港持續(xù)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yè)務樞紐。

 

此外,隨著40年來兩地人員和經濟往來日趨頻繁,香港東西方融合的文化也帶動內地生活方式與潮流的變化,在飲食方式、電影、流行音樂等方面體現得尤為顯著;而在城市管理、教育、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港人亦持續(xù)貢獻良多。

 

2017年6月30日,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視察香港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歡迎晚宴上致辭指出:“香港同胞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對此,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從未忘記。”

 

如今,國家迎來新一輪改革開放。作為國際上非常開放且具競爭力的城市,以及舉足輕重的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等過程中更迎來新的機遇。

 

習近平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指出,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yōu)勢,仍然可以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并提出4點希望,包括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以及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

 

“相信在未來,香港對國家發(fā)展仍將起到重要作用。”李秀恒對記者表示,進一步融入國家發(fā)展將給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國家的未來需要香港,香港的明天也需要國家。”(中新社香港12月5日電 記者 楊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