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對臺灣地區(qū)少數民族平埔人后裔的聚落——小林部落的人來說,13日的“小林平埔夜祭”十分特別,這是莫拉克臺風后的第十次夜祭,也是他們首次迎來內蒙古非遺團隊。兩岸少數民族載歌載舞,共同表達對風調雨順的期盼。

 

當晚,雨后的高雄市甲仙區(qū)平埔文化園區(qū)顯得格外清爽。園區(qū)的小林公廨廣場上,里三層、外三層,滿滿都是人。

 

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10月13日,臺灣地區(qū)少數民族平埔人后裔的聚落——小林部落的人們在夜祭活動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每年農歷九月十五,小林部落都會舉辦太祖夜祭,這是高雄極具代表性的平埔文化盛典。白天,小林部落的人們翻修公廨,攜帶肉、酒、米等祭品到公廨祭祀太祖,晚上舉行公祭和牽戲。在當晚的牽戲中,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小林部落民眾,盛情邀請內蒙古非遺團隊加入,大家手牽手、圍成圈,配合著簡單進退的舞步,邊唱邊跳,其樂融融。

 

牽戲過后,歡快的鼓聲一陣賽過一陣,大鼓陣、跳鼓陣、牛犁陣……小林部落民眾在奔放的舞蹈中釋放激情與活力。

 

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10月13日,內蒙古非遺團隊演員在小林部落夜祭活動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緊隨其后,內蒙古非遺團隊盛裝上場,帶來了呼麥、長調民歌、好來寶、二重唱和馬頭琴演奏等精彩節(jié)目。

 

每個節(jié)目演出前,蒙古族主持人都會簡要介紹其中的精妙之處:呼麥,是一種獨特的喉音藝術,一個人能同時演唱兩三個聲部;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既能演奏激揚的旋律又能演奏悠揚的曲調……

 

“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jié),陪你一起看草原……”兩位蒙古族歌手唱起《陪你一起看草原》,這盛情的邀請引發(fā)現場陣陣掌聲。

 

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10月13日,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小林部落的孩子們在夜祭活動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領略了蒙古族文化風情后,小林部落的人也帶來了他們最傳統(tǒng)的節(jié)目——古謠。

 

“為了讓失傳已久的古謠在今年祭典中重現,我們排練了很久。”夜祭主持人、小林大滿舞團團長王民亮說,此次表演團隊中年紀最小者5歲,最大者70多歲。

 

重拾古謠背后,是小林部落走出災變、持續(xù)進行生活與文化復建的努力。2009年,當時的小林村遭受莫拉克風災重創(chuàng),數百人喪生。村民王民亮在那次災害中失去了祖父和父母。

 

10年過去,如今的王民亮致力于傳承傳統(tǒng)文化。“我們通過文獻資料,通過向部落老人請教,慢慢把古謠等傳統(tǒng)技藝找回來。”他說。

 

“今天吟唱的這首古謠,代表我們對風調雨順的期盼。”王民亮說,小林村早期農耕生活非常依賴雨水,大家通過古謠祈雨,希望生產生活一切順利。

 

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10月13日,內蒙古非遺團隊演員在小林部落夜祭活動上表演。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看到夜祭活動,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演員白音想到了蒙古族祭敖包傳統(tǒng)習俗活動。“都表達了我們對風調雨順的期盼。”他說。

 

當天下午,白音他們和王民亮進行了舞藝交流。跳了18年舞蹈的白音很快學會了王民亮所教的四步舞。“我們蒙古族也有圓圈舞,學起來很快。”

 

生于1985年的白音說,臺灣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我們蒙古族也是學會走路就開始跳舞,大家交流起來特別融洽。“這里的人很熱情,都帶著微笑。我也想有機會和他們一起探討,如何讓傳統(tǒng)文化不斷獲得新發(fā)展。”

 

對王民亮來說,此次和內蒙古非遺團隊交流很有意義。“通過交流,我們更了解彼此,知道大陸如何珍惜和愛護傳統(tǒng)文化,能給我們的傳承工作帶來更多啟迪,激發(fā)更多熱情。”

 

為了風調雨順的期盼——內蒙古非遺團隊參與臺灣“小林平埔夜祭”

 

10月13日,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小林部落的人們在夜祭活動上祭祀。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動12日在臺灣高雄開幕。作為活動重要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走親”環(huán)節(jié)中,內蒙古非遺團隊將深入高雄、臺東、花蓮等地,與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互動聯誼。新華社臺北10月14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