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反“九二共識”短線操作后患無窮
臺灣民進黨在敗選后權力重組困境中,大舉操作兩岸議題,制造反中社會氛圍。企圖打壓“九二共識”社會接受度,擴大兩岸敵意。
臺灣《旺報》15日對此發(fā)表評論說,短線操作可能貽害無窮,實際上,早在陳水扁時代,就曾多次為了內政需要而操弄兩岸對立,后續(xù)的政治效應,臺灣社會應該記憶猶新。
文章認為,蔡當局似乎正一步步重新走上陳水扁當局的老路,但潛在的風險可能更超過陳水扁時代。兩岸實力對比今非昔比,大陸可以用來向蔡當局施壓的手段也愈來越大,臺灣要承受的代價也會更大。更重要的是,中美關系的不可預測性也在增加,雖然從表面上看,雙方因為貿易問題和南海爭議而陷入矛盾與沖突,臺灣相對美國來說,重要性因而提升,美方給予蔡當局的待遇也在改善,但特朗普政府的利益導向,也決定了中美之間仍有妥協(xié)空間,一旦達成妥協(xié),會否對臺灣不利,誰也不敢驟下斷言。換言之,臺灣在此敏感期,尤其應該戒慎恐懼,密切關注國際局勢的微妙變動,不可輕易讓臺灣陷入中美關系以及兩岸關系的沖突狀態(tài)之中。
民眾的情緒反應主要來自民進黨的誤導。誤解一旦獲得厘清,社會回歸理性思考,仍然會擔憂錯誤的兩岸關系讓民眾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九合一”選舉結果展現(xiàn)的新民意,傾向支持“九二共識”和加強兩岸交流,不會因為宣傳策略的調整而消失。
大陸“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提出,則著眼在兩岸政治協(xié)商的啟動,其本質在于將過去大陸一直強調的“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真正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實現(xiàn),讓兩岸各行各業(yè)代表人士,能夠在相對嚴肅且制度化的場合,進行充分討論,協(xié)商產(chǎn)生足以為雙方都能接受的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方案。
相對于蔡當局的短線操作,大陸立足于長遠,希望超越臺灣內部的政治紛爭,建立兩岸交流可長可久的制度化安排。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顯然會保持足夠的戰(zhàn)略定力,不會隨著蔡當局起舞。蔡當局若繼續(xù)操弄對立,反而證明自己不具備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
文章認為,面對這一局面,蔡當局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繼續(xù)走過去陳水扁當局的老路,必須嚴肅思考,到底如何才能為臺灣人民帶來安定繁榮的兩岸關系,畢竟人民選出蔡英文,不是為了聽她文青告白,更不是為了看她在臉譜網(wǎng)上秀網(wǎng)絡新詞匯,人民真正想要的,是能夠共享的兩岸發(fā)展紅利,是可以期待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