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編輯:張旭|2020-06-29 11:11:09|來源:解放日報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你這籃子哪兒買的?我找了好多都不滿意!”

 

“這是上海哈爾濱食品廠出的‘竹報平安’點心禮盒,外包裝籃子是貴州赤水的老師傅盧華英用的非遺技藝,這還是上海對口支援的精準扶貧項目呢。”

 

市民楊蕾在朋友圈發(fā)了一組時下流行的“野餐風”照片,照片中的竹籃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注意。而這只竹籃,也讓楊蕾覺得這組“網紅照”有了人文味道。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竹報平安”點心禮盒的外包裝采用了非遺技藝

 

不過,立即趕到上海哈爾濱食品廠淮海路門店的楊蕾朋友空手而歸。因為手工產能有限,首批“竹報平安”禮盒6月18日甫一上市即告售罄,第二批仍在趕工中。

 

如何讓非遺技藝成為脫貧致富的方法,也讓這些瀕臨失傳的手藝重回公眾生活,上海正攜手對口支援地區(qū),探索一條“活態(tài)傳承”的新路。

 

從作品到產品

 

這款“竹報平安”的策劃者之一,是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公共藝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PACC)運營總監(jiān)章莉莉。多年來,她一直致力于推廣上海對口幫扶地區(qū)的非遺技藝。

 

“有些非遺技藝,現(xiàn)在看來似乎缺少了實用價值。”章莉莉和同事曾前往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考察,當?shù)乩C娘拿出刺繡精美的鞋墊送給他們,這是當?shù)嘏游羧罩陵P重要的定情信物,但帶回上海卻幾乎沒用,要么放進柜子里收起來,要么裱成畫掛起來。

 

“國內匠人一柄手工折扇,開價就20萬,這價格就是奔著直接進博物館。”去年在巴黎舉辦了亞洲當代工藝展的建筑師沈若凡,希望在海外推廣中國手工藝,在尋訪國內手工藝匠人時頗有感慨,“按照這樣的思路,技藝能持續(xù)多久?”然而記者走訪中,“走進博物館”是許多非遺傳承人心中最理想的非遺傳承模式——通過財政撥款或高價收購將之“保護”起來。

 

即使嘗試過“市場化”,做法往往是通過外貿訂單將非遺推向“工藝美術”方向——這使得非遺技藝與消費市場漸行漸遠,除了“挺好看”,年輕人不知道這些物品所承載的生活歷史和文化含義。章莉莉也坦言,很多非遺傳承人一開始身份是工藝美術大師,讓他們放下身段將手中絕活做成生活日用品,心理上有落差。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非遺技藝做出的東西,除了”藝術“,更應”好用“

 

但沈若凡在海外拜訪的工坊情況不同。法國金銀器工坊ODIOT已有300余年歷史,他們做過拿破侖加冕時的佩劍,做過貴族家的大型燭臺,如今在制作各類餐具和燈具,產品始終與時俱進。章莉莉說:“我們要做的,是讓傳承人意識到,非遺能養(yǎng)活自己,也能成為公眾生活的一部分。”

 

章莉莉與陜西渭南市澄城刺繡非遺傳承人武麥花交談時,注意到她袖口繁復精美的刺繡,感嘆“我們平時袖口最容易磨壞,哪敢穿這樣的衣服”。武麥花聽完笑了:“袖口當然最容易被磨壞,所以才要用刺繡來加固呀。”

 

加固,原本是刺繡最原生態(tài)的使用價值,這為非遺產品研發(fā)思路帶來“回歸”。武麥花做鞋墊、納鞋底是絕活,針法核心就是耐磨。PACC幫她聯(lián)系到上海設計師陸坤,將針法用在運動潮牌的手肘、褲縫等處,裝飾之外也讓實用功能延續(xù)。“非遺核心技藝傳承的同時,使用價值也要傳承,要在現(xiàn)代都市尋找技藝新的應用功能。讓技藝隨時代而發(fā)展,隨生活需求而變化。”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鞋底刺繡的工藝被設計師用在運動服手肘處,美觀之外還能加固,是刺繡的傳統(tǒng)功能

 

上海的優(yōu)勢,在于開放,多元文化總能在這里碰撞出火花。不久前,來自上海對口支援的青海果洛的非遺傳承人們,與設計師、法國工作營師生一起,做出了一批前所未見的非遺產品——銀飾鍛造傳承人段松文和設計師施軍燕合作,以上海絨繡和藏族銀飾鍛造制作了化妝盒,唐卡傳承人和果洛藏文書法德昂灑智的學員們制作了團扇,還與設計師合作完成一系列時髦的包袋。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PACC“文化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課程上的少數(shù)民族手藝人與老師

 

這是PACC作為“文化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基地之一,推出的培訓課程:非遺傳承人與藝術家、設計師交流學習,并在最后階段共同完成一批融合傳統(tǒng)技藝和當代審美、實用價值的產品。90后貴州竹編工藝傳承人楊昌芹,是貴州赤水來上海參與PACC課程的首批學員之一,收獲頗豐。她回去后不久,當?shù)卣M織的第二批學員再次來到上海。

 

每年的上海設計周,章莉莉看到設計師就會拉他們進PACC展臺,介紹非遺作品,希望他們從中尋找靈感,跨界合作。“我們的目標是讓藝術家、設計師和非遺傳承人跨界合作,讓非遺技藝以新的方式進入當代城市生活,從作品變成產品。”

 

從產品到商品

 

楊蕾曾在一次展覽上對PACC一件竹編燈罩“一見鐘情”:“工藝細膩,配色大膽,造型優(yōu)雅。”可是幾次希望購買,得到的答復都是“還沒有量產”。

 

如今,這一系列竹編燈罩依舊掛在PACC辦公室的墻上。早在2016年,PACC就邀請荷蘭設計師和東陽竹編傳承人,合作設計出這批竹編產品。然而在多個設計展上吸睛無數(shù)卻無法推向市場的關鍵,在于居高不下的成本。“我們一直想在這系列產品的基礎上改良推向市場,實驗過若干次,但一直控制不了成本。”由于手工成本高,最大的竹編燈罩售價高達6000多元。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荷蘭設計師和東陽竹編傳承人合作的竹編燈罩在多個設計展上驚艷眾人卻始終沒有推向市場

 

又一次跨界合作給了章莉莉啟發(fā)。去年進博會上,搭載藤編車筐的鳳凰自行車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師生攜手遵義的藤編技藝非遺傳承人,共同設計研發(fā)出這些藤編自行車配件——這是貴州遵義第一次和上海老字號企業(yè)合作。

 

“要想成功市場化,需要逆轉思維——先想好商品定價,再找設計師和傳承人研究如何設計才能控制成本。”章莉莉覺得,要把非遺產品推廣為成熟商品,必須倒過來做。“企業(yè)的標準化管理和市場敏銳度,是傳承人或高校力不能及的。非遺這條產業(yè)鏈上,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專業(yè)力量系統(tǒng)參與。”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鳳凰自行車與貴州遵義藤編傳承人的合作開啟了“老字號+非遺“的合作模式

 

章莉莉和同事們萌發(fā)了讓“老字號”企業(yè)和非遺“跨界”的想法。去年11月29日,進博會閉幕后不久,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就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lián)合舉辦“2019非遺傳承與IP 創(chuàng)新大會暨2019第五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

 

“老字號需要新的文化內容,傳承人需要和企業(yè)合作。”章莉莉回想當時的活動,不像個學術論壇,倒像個‘相親’大會。”活動流程模擬相親節(jié)目“相約星期六”, 5位非遺傳承人和5家老字號企業(yè)代表,每人發(fā)言5分鐘;現(xiàn)場專家組成“觀察員”,不光現(xiàn)場引導,還有跟蹤服務,推動雙方“攜手”的成果,今年陸續(xù)落地。

 

上海哈爾濱食品廠與盧華英的“竹報平安”正是此次“牽手”成功的首批成果。“上海有市場,對口援建的地區(qū)有傳統(tǒng)工藝。發(fā)揮雙方優(yōu)勢,自然幫扶對口援建地區(qū),才能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機制,讓企業(yè)和傳承人自然形成合作關系。”

 

淮海路上,與知名法國品牌“愛馬仕之家”一墻之隔的,是愛馬仕與中國設計師蔣瓊耳合作的品牌“上下”。強調自身工藝傳承的同時,海外奢侈品品牌近年著力于尋找并開發(fā)世界各地傳統(tǒng)技藝。“上下”推出的以竹絲編織包裹瓷器的系列作品“竹絲扣瓷”,其中一款一壺兩杯的產品售價達8200元。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愛馬仕中國品牌”上下“致力于體現(xiàn)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精湛的手工藝并將之引入當代生活(圖片來源:新華社)

 

國內采用類似工藝自主開發(fā)的一壺兩杯,價格只有580元。“高端商品從設計、制作、品控、推廣有一體化的方案,價格差異并不意外。”在章莉莉看來,同款非遺技藝開發(fā)出不同的分層市場是好事,“說明中國市場正在逐步成熟,更多的消費能接觸和享受非遺技藝帶來的商品。”

 

章莉莉根據手工藝制作的比重,將非遺手工藝轉化的商品分為三個層次:最頂層是手工藝制作比例大的高級定制品,用于收藏和展示;中間的是手工制作比例相對較小,適合小批量制作的商品;基礎部分則是非遺元素的文創(chuàng)衍生商品,可以運用工業(yè)方法大批量生產。

 

PACC和上海搪瓷品牌玖申聯(lián)名開發(fā)的一款搪瓷杯,杯身印著傳統(tǒng)的羌繡、苗繡圖案,售價149元,旨在向年輕人傳播非遺知識。“三個層次像金字塔一樣,越往下傳播量越廣。”章莉莉說,“我們更多是在為中國累積非遺IP的人力資源,希望他們中走出今后孵化打造‘中國愛馬仕’的人。”

 

從“小眾”回歸大眾

 

曬照之后,楊蕾接了好幾單“代購”。她隔三差五就去上海哈爾濱食品廠門店詢問,得到的答復總是“缺貨”“不確定下一批時間”“暫時提供不了網上銷售”。

 

這款禮盒從今年3月開始研發(fā),直到6月上市銷售,盧華英帶著人連夜趕工,也不過交出了200個。“因為產量低,只敢做限量。明明市場在,卻不能打造成‘爆款’。”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產能有限,”竹報平安“只能做限量不能出”爆款“

 

“手工藝周期長,人為因素影響大,而且手工制作每件產品難免有細微差別,這些都制約著非遺商品的量產。”章莉莉坦言,要讓非遺活起來,需要傳承人與企業(yè)磨合出特殊的節(jié)奏:“在訂單穩(wěn)定的前提下,非遺傳承人才能變得更為職業(yè)化;職業(yè)化方能帶動當?shù)匕l(fā)展。”

 

對此她有信心,一面勸對接企業(yè)要有耐心,“先把非遺訂單當做公益事業(yè)和幫扶活動來做,接過十次訂單后,他們就逐漸成熟了”,另一方面她和同事們?yōu)镻ACC一批又一批學員建起微信群,共享信息,交流經驗,也督促生產。

 

“不同地區(qū)的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太大了。”最近有企業(yè)對青海果洛的牦牛絨編織很有興趣,章莉莉把這一消息用微信發(fā)給學員,兩天后才收到回復。原來,學員里多是牧民,手機并不像城里人那樣是“必須品”。但機會難得,章莉莉和同事打算直接去當?shù)?,跟手工藝人們當面商議。

 

訂單來不及做,還因為缺人,特別缺年輕人——這幾乎是非遺傳承人們的共識。上?;樗啄舅囍破返姆沁z傳承人何又圣今年72歲了,他學習木器手藝時只有16歲,可如今他最年輕的徒弟也已經50歲。

 

章莉莉曾把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八個鄉(xiāng)鎮(zhèn)的百名非遺苗繡傳承人歷時一個多月完成的22米繡卷《錦繡臺江》帶到上海設計周。主繡人楊再美受邀講解作品,還帶來了剛考進大學的女兒。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22米繡卷《錦繡臺江》亮相上海設計周

 

楊再美的奶奶是苗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許多針法已是獨門絕技。章莉莉以為楊再美會把這些技法傳給女兒,然而小姑娘搖頭說自己不會刺繡,“媽媽說只要成績好就夠了。”

 

設計周上,楊再美的女兒在海內外觀眾、設計師的驚嘆聲中,感受到“手藝”的市場和價值?;顒咏Y束,她對母親和章莉莉說,“我要開始學刺繡了。”

 

以沈若凡的經驗,國內并不缺對傳統(tǒng)工藝感興趣的年輕人。他接觸過廣州銅藝品牌五玄土的團隊,這些年輕人為研究銅器自然著色開始自學,學習資料全部是他們自己在國內外學術網站上搜集的,“本來做雕塑的人,如今開口講的全是化學公式!”

 

“歐洲許多手工藝是以品牌工坊的形式流傳下來的,但國內非遺似乎一直強調‘匠人’本身和師徒傳承模式。”在沈若凡看來,未來,非遺技藝一定會走向“開源”,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輕人主動聚集。“一說起‘匠人’,國內展現(xiàn)的就是苦大仇深慘兮兮的形象,為什么不能是享受創(chuàng)作樂于技藝的年輕人?”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上海設計周上,不乏帶著孩子前來的年輕父母

 

“非遺”名頭能帶來實際利益,有手工藝人因自己申報的非遺項目未將自己定為傳承人而起訴政府;也有公司大量注冊商標,禁止其他人開發(fā)非遺產品;還有傳承人要求其他同樣掌握這門技藝的人不要繼續(xù)使用。

 

“非遺工藝不屬于某個人或某個企業(yè),這是中國人共同的文化技藝。”章莉莉以赤水竹編為例,“當?shù)睾芏嗳俗鲋窬幓蛳嚓P事業(yè),可以帶動當?shù)卦鍪辗鲐?,帶動更多人生活越來越好,那是當?shù)毓蚕淼募妓嚒?rdquo;

 

沈若凡最近走訪了法國“瓷都”利摩日,發(fā)現(xiàn)有些工坊已經開始使用機械手臂制作器型,但核心的釉面工藝依然采用傳統(tǒng)工藝。“非遺不能排斥現(xiàn)代技術,不能排斥‘外人’進入。進入智能機器時代,非遺肯定是‘藝’的競爭,只有競爭才能讓非遺長久保持生命力。”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因獨特的文化氛圍,瓷都景德鎮(zhèn)吸引了一大批喜歡手工藝的海內外年輕人聚集(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個人、一個機構或者一家企業(yè),都不可能獨自完成整個產業(yè)鏈的事。”章莉莉發(fā)現(xiàn),很多非遺傳承人有直播賬號,學會營銷自己。來自抖音的數(shù)據顯示,去年以來已有5位傳承人年收入超百萬元,40多位非遺創(chuàng)作者贏得百萬粉絲。

 

“互聯(lián)網帶來新的機遇。”章莉莉認為,未來還可能催生新興的專業(yè)中介機構,專門從事某個環(huán)節(jié)細小分類,例如非遺經紀人、非遺內容傳播公司等。“我們也期待看到非遺逐漸和市場融合過程中,能夠產生一波新興行業(yè),這種行業(yè)越豐富,文化越有生命力。”

 

一只點心竹籃背后的扶貧幫困與非遺保護探索

 

臨沂木版年畫、掛門箋等成為當?shù)責衢T年貨,非遺保護的是”技藝“,只有一直被使用,技藝才是”活“的,否則只能成為”標本“(圖片來源:新華社)

 

“我希望非遺是‘活態(tài)傳承”,即自然地傳承下去,產生自身的生命力。傳承人是創(chuàng)造者,公眾是使用者。使用者是土壤,只有土壤變得肥厚,非遺才能長成大樹。”章莉莉說,只有從創(chuàng)造者到使用者能形成生態(tài)鏈,才是文化該有的狀態(tài)。

 

沈若凡用一個”畫面“來描繪這樣的生態(tài):“有人靜靜地做,有人靜靜地買,審美和情趣在這往來之間,不斷提升。”

 

題圖來源:上海公共藝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PACC)

 

文內圖片署名外,均由上海公共藝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PAC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