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反“統(tǒng)戰(zhàn)”的旗號割裂兩岸 無恥!
島內文化機構規(guī)定明年2月1日起,臺灣地區(qū)出版由大陸授權、簡體字轉繁體字的書,都須先向島內相關部門申請許可。此消息一出,引起出版界嘩然。有臺媒指出,民進黨在2022年地方選舉即將到來前夕,又超前部署,準備營造一個“抗中反中”的肅殺氛圍,為選戰(zhàn)提前鋪路 。
對此,臺灣“陸委會”發(fā)言人邱垂正甩鍋大陸,將此舉歸咎為“大陸對臺進行統(tǒng)戰(zhàn)”,并聲稱大陸對臺灣各種“打壓滲透分化”。這無疑又是民進黨當局打著反“統(tǒng)戰(zhàn)”的旗號,行割裂兩岸之事 。前有大陸童書《等爸爸回家》被扣上“統(tǒng)戰(zhàn)”的帽子慘遭查禁,如今,民進黨當局后續(xù)的動作可謂步步緊逼。其目的就是要禁止大陸書籍在臺灣傳播,并以此斬斷兩岸間同文同種的文化交流。
有臺灣媒體批評,民進黨當局禁大陸圖書的內在原因其實是恐懼,是一種杯弓蛇影的心態(tài)。他們的下一步,或許就是干脆命令島內經營簡體字圖書的書店全數(shù)歇業(yè)。
目前,島內經營大陸圖書的商家還有很多。據(jù)臺灣書店業(yè)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在島內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臺北“書店街”重慶南路,天龍書局已在此耕耘數(shù)十載。十多年前,書局開始轉型,以銷售大陸簡體字書籍為主營業(yè)務。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xié)會理事長、臺北天龍書局負責人沈榮裕介紹,除了歷史典籍齊全,大陸圖書緊跟社會發(fā)展步伐,內容更新快、信息海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讀者群體,臺灣媽媽們都超愛大陸出版的繪本,版面漂亮,孩子也喜歡。沈榮裕說,“兩岸讀者對知識的渴求都是一樣的。大陸有這么好的書到臺灣來,我們和讀者都很興奮。
面對“臺獨”拿起反“統(tǒng)戰(zhàn)”的屠刀砍向大陸圖書,天龍書局和那些在島內售賣簡體字大陸圖書的店家,未來的日子恐怕更加艱難。今年9月,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閉店,“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很多人質疑他賣簡體字書籍,會從大陸得到很多“好處”,可這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卻經常遭到臺灣稅務部門無故來查賬。他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打壓,已經到了非理性的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