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銳評|謎一樣的臺灣防疫

臺灣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連續(xù)一周飆升,雙北(臺北、新北)防疫升級短短4天后,臺灣就已經(jīng)全面升到第三級。

 

海峽銳評|謎一樣的臺灣防疫

 

面對本土病例暴增,外界普遍擔憂是否馬上就會再升到最高的四級警戒。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回應(yīng)是:“不希望升到第四級,我也相信不會到那里。”理由是確診者“關(guān)聯(lián)性可追溯”,“疫情控制可能性高”,不需要實施過度強硬方式,現(xiàn)在就是要“全力避免升級”。翻譯成人話,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海峽銳評|謎一樣的臺灣防疫

 

都說臺灣疫情是筆糊涂賬,但不代表局中真沒有明白人。就拿這輪疫情來說,本輪大暴發(fā)始于14日的確診數(shù)飆漲,但臺灣股市在13日就迎來了連續(xù)第三天的大跌,有本事的人早就跑個精光;群聚事件34例感染的病毒株測序,將最早的發(fā)病日追溯到4月23日,巧的是同一天美國突然就提高了針對臺灣的旅游警示。

 

想不通臺灣之前為什么能成為“防疫模范生”的人,也一定搞不懂疫情如今為什么突然暴發(fā)。答案,就是臺灣式的“政治防疫”。

 

臺灣過去一年多的防疫成果,主要就是低疑似率和低確診率營造出來的虛假安全感,真正的秘訣是民進黨當局強硬堅持的低篩檢率,也就是所謂的“不普篩(全員檢測)”、“不快篩(快速檢測)”。說白了,只要不做核酸檢測,自然就沒有疑似、確診的問題;只要不確診,自然更沒有新冠導致的死亡案例。為此,民進黨當局一方面花大力氣詆毀大陸的“科學防疫”模式,將“反中”和“愚民”合而為一,一方面拉高核酸檢測的門檻和成本,做一次檢測至今還是7000塊(新臺幣,下同)的天價,而且即使你有癥狀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陳時中的理由是,臺灣居家檢疫人數(shù)約25萬人,若全員檢測要多花8億元,入境檢測則會造成大量的醫(yī)療負擔導致防疫崩潰。要不是知道民進黨當局防疫已經(jīng)花了4200億,這個理由還挺充分。更讓人無語的是,臺灣對未經(jīng)檢測的境外人員采用的是“5+9”隔離,可以自行打車回家“居家檢疫”5天再“自主健康管理”9天,后來又松綁成“3+11”,真正的“靠氣質(zhì)防疫”……

 

海峽銳評|謎一樣的臺灣防疫

 

除了核酸檢測,臺灣對新冠疫苗更是謎一樣的操作。打一開始,民進黨當局就自認為“美國不會不管”,不僅自己不研發(fā),還早早放話拒絕大陸疫苗,一度唾手可得的3000萬支BNT疫苗,也因為排斥“大陸代理商”放棄了。加上昨天才新到的一批,最終到手的,只有因為屢傳嚴重不良反應(yīng)被歐美棄用的幾十萬支阿斯利康疫苗,縱使全部接種完畢,接種率也不過3%,用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的話來說,“真是低得恐怖”。而且此前,連機組、防疫一線人員等高危人群都沒打,這也成了后續(xù)華航、諾富特飯店群體感染的直接原因。更謎的是,臺灣靠這種人為裝扮的“抗疫神話”,把自己營造成“抗疫優(yōu)等生”,打著“Taiwan can help”的口號到處輸出臺灣經(jīng)驗,一邊欺瞞老百姓,一邊將島內(nèi)緊缺的口罩、疫苗大肆對外贈送,大玩“以疫謀獨”的把戲。

 

海峽銳評|謎一樣的臺灣防疫

 

但防疫可以玩政治,疫情可不會講政治。對于臺灣疫情大暴發(fā),島內(nèi)輿論直接用“蓋子終于捂不住了”來形容。從去年開始,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披露了為數(shù)不少的由臺灣輸入的確診病例,而臺灣就是能厚著臉皮不承認,哪怕是來臺3個多月后確診的,也能定性為“境外輸入案例”。確診數(shù)字“爆炸”的原因,是針對藏不住的疫情,民進黨當局企圖甩鍋給非綠營執(zhí)政的臺北市和新北市,而兩市干脆從13日開始主動“快篩”,開放一批移動檢測點供市民自愿檢測。結(jié)果薄如窗戶紙的“防疫神話”一捅就破,臺北萬華區(qū)的篩檢站陽性檢測率高達10%。很顯然,臺灣虛假散漫的防疫模式,既不能外防輸入,也不能內(nèi)防擴散,病毒傳播鏈早已深入社區(qū),且無從查起。從15日本土確診180例開始,到昨天(19日)本土確診267例,臺灣已經(jīng)連續(xù)5天本土確診過百,目前還看不到結(jié)束。

 

“看好了世界!臺灣人只示范一次,如何在兩周內(nèi)解除三級!”疫情爆開后,相比菜得摳腳的防疫水平,民進黨當局的“大內(nèi)宣”水準一點沒縮水。只不過,話音未落,全臺就在一周內(nèi)升到第三級,是全面解除三級,還是繼續(xù)升到四級?留給蔡當局的時間不多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