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與科技守護文物——訪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

在香港西九文化區(qū)西海岸,金色外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步入館中,內部工程和展廳裝修工作已接近尾聲。

 

在第四展廳,藏品修復團隊主任呂智超和梁嘉放正在進行館內大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工作。隨著手中儀器“嘀”的一聲,所有指標均顯示在正常值范圍內。

 

用匠心與科技守護文物——訪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

在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主任呂智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我們盡力為文物展出提供最嚴格的環(huán)境條件,盡管外面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但館內的溫度和濕度都不會變。”梁嘉放說。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安全來、安全回”

 

今年夏天,逾900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將陸續(xù)抵港,在香港故宮文博館開幕展展出。雖然文物離京前早已完成修復,但要讓它們以最佳狀態(tài)與觀眾見面,香港故宮文博館的兩位藏品修復專家呂智超和梁嘉放仍需做好“預防性保護”工作,從展廳溫濕度監(jiān)控到光照監(jiān)測、蟲害預防,每一項工作都絲毫不能馬虎。

 

香港故宮文博館是一座新建的博物館,一切文保工作均需從零開始。梁嘉放說,他們從去年就開始籌備前期工作,過程中雖然挑戰(zhàn)不少,但都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文物脆弱,需要格外用心守護。”呂智超說,各類文物都有其適合的溫濕度和照度。例如書畫類文物,如果存放空間濕度太高,就可能會卷曲,或者出現(xiàn)霉斑;如果太干,則可能會斷裂。

 

由于故宮博物院文物抵港時間是夏季,香港和北京的溫度差異雖不大,但香港的濕度較北京更高。

 

“經(jīng)過反復思量和多次對比,我們最終購置了200多個世界頂級專業(yè)藝術品展柜,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提供最高級別的保護。”梁嘉放說。

 

近觀香港故宮文博館的展柜,上層是有防紫外線涂層的玻璃,用于展覽文物;下層白色箱體中裝有溫濕度調節(jié)儀器,會根據(jù)文物的需求來調整參數(shù)。

 

梁嘉放還介紹,香港蚊蟲多,修復團隊在香港故宮文博館大樓交付后便開始進行防蟲工作,務求保護好展品。

 

“開館在即,我們一刻不敢松懈,最大的心愿就是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安全來、安全回。”梁嘉放說。

 

用匠心與科技守護文物——訪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

在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主任梁嘉放(右)和呂智超在展廳內工作(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期待在香港重逢部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

 

作為香港故宮文博館的首位文保人員,呂智超是中國書畫修復師。他自幼熱愛藝術、學習畫畫,師從中國書畫修復名師顧祥妹和孫堅,曾到美國修復了大量中國書畫,其中包括元代趙孟頫的《二羊圖》等名作。

 

“香港故宮文博館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其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yōu)勢。”談及加入香港故宮文博館的初衷,呂智超說,香港文化多元、開放包容,希望未來在這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在我看來,香港故宮文博館的理念很開放,我們希望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同時又能夠宣傳中國文化的博物館。”梁嘉放說,希望把中國傳統(tǒng)的修復技藝介紹給世界,促進文物保護交流。

 

采訪中,二人都表示非常興奮能在香港觀賞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呂智超說,自己曾在美國參與過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布展;梁嘉放也因工作原因曾多次到訪故宮博物院,對不少文物充滿感情。

 

“期待在香港重逢部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相信一定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梁嘉放笑著說。

 

“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文物修復工作”

 

隨著文物修復技術的進步,文物修復師也需要不斷精進技藝。梁嘉放說:“現(xiàn)在文物修復非常注重與科學技術的結合,需要不停更新知識,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修復文物也講求專注與毅力。梁嘉放回憶起自己曾經(jīng)花費一整年時間,只為修復一件文物。“因為每一步都在顯微鏡下進行,工作范圍非常小,所以每天的進度非常慢。”

 

修復工序繁復冗長,梁嘉放卻樂在其中。她說,修復文物的過程不僅重現(xiàn)古代工匠精神,也在發(fā)掘和記錄故事。“修復過程中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比如文物的工藝、過去使用的材料,我們記錄這些東西,再講給大眾,讓大家更了解我們這個行業(yè)。”

 

呂智超曾經(jīng)有過在觀眾面前進行文物修復的經(jīng)歷。“很多觀眾都來看我們到底怎么修復,詢問我們進行到哪一步。甚至還有一些觀眾連續(xù)一周每天都來,就為了多看看文物修復的過程。”呂智超說。

 

用匠心與科技守護文物——訪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

在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主任呂智超介紹藏品修復工具(4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在第四展廳,特地放有兩張專門從揚州訂制的紅色手工大漆桌子。呂智超說,這種紅色手工大漆桌子在中國書畫修復中算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工具。“在紅色的桌子上,更能清楚分辨書畫不同的層、紙張破洞、糨糊均勻度等。”

 

呂智超說,開館后也計劃做一些演示活動,甚至讓觀眾有機會動手參與,從而獲得文物修復的直觀感受,親身領略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魅力。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黃茜恬、林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