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文憶星云大師——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今年的元宵節(jié),入夜之時,突然想到,去哪里能看燈會呢?我問好友、著名的非遺專家田青先生,沒想到卻接到他的短信:“星云大師剛剛(下午五點)圓寂了!”

 

我不敢相信,愿是誤傳。但不能不信,因深知田青先生與星云大師的情誼。記得大師生前說過,“我從一九八九年春天第一次返鄉(xiāng)探親以來,認識的、要感謝的朋友很多,除了政府官員、中國佛教協(xié)會諸方大德、法師,以及國家宗教局等領(lǐng)導,其中有兩位最為特殊,一位就是前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長者,一位就是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田青教授。如果說,佛光山在兩岸未通之時,得以宗教先通,乃至後來兩岸文化的交流上有一點點貢獻,其中之一,就是要感謝田青教授的穿針引線。”

 

縱然不敢相信,我旋即接到了佛光山的訃告,心中悲痛不已。

 

青先生說,“一代高僧擇佳節(jié)圓寂,萬世師表乘大愿再來”,今天是元宵節(jié)啊。星云大師,您在冥冥之際,是否也去看了人間的元宵燈會呢?我在淚眼朦朧中,分明看到您的身影了。元宵節(jié)觀燈,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火樹銀花、飛歌艷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星云大師走了,“更吹落,星如雨”,“笑語盈盈暗香去”。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流光之間,仿若看到您生命斑斕的綻放。闌珊之處,愈發(fā)見到您一生旅途中無數(shù)的精彩。

 

我想起幾年前,星云大師在臺灣突患腦溢血,打開了腦蓋骨搶救,但竟奇跡般地痊愈了。那年國慶假期,我突然接到佛光山妙士法師的電話,說星云大師回到宜興的大覺寺了,想見您。我和夫人立即從北京趕去看望。他說,我這次回來,就不想走了,葉落歸根嘛。但醫(yī)生說我這個病,在臺灣的氣候里療養(yǎng)更好,只好走。臨走前,我要和你見一面啊。我知道大師念舊友,思鄉(xiāng)愁,就用大提琴給他老人家演奏了一首《牧歌》。他靜靜地聽著,眼里似閃著淚花。

 

葉小文憶星云大師——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今年大年初六,接到臺灣妙士法師的短信,說“會將您文章念給大師聽,我在臺灣。”我即回復,“妙士菩薩念妙音,大師吉祥又安康。”元宵節(jié)下午,妙士突然給我要地址,說“有文件要寄給您寄到哪呢?”我知道,星云大師又想念我了,是不是又要我去看他??!

 

我因任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的職責所系,要推動兩岸佛教交流,便有緣與星云大師交往甚多。星云大師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是的,弘揚包括佛教文化在內(nèi)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終結(jié)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chuàng)傷,共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大師積一生萬語千言,歸結(jié)起來,就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寫好字”。

 

葉小文憶星云大師——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師87歲,曾送我一幅字——“有情有義”;

 

88歲,又送我一幅字——“有你真好”;

 

89歲,再送我一幅字——“我有歡喜”;

 

90歲,再送我一幅字——“不忘初心”。

 

葉小文憶星云大師——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的腦海里常能想起他的話,感悟到一個努力推動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希望共圓民族復興夢,虔誠善良的佛教徒的赤子之心。

 

星云對我說過,佛教講世間的“八苦”之一“苦”,是“愛別離苦”。愛得越深,思得越切,別得越久,苦得越重。中華民族本是一家,大陸人、臺灣人,都是中國人!兩岸骨肉同胞長期不能團聚,乃國之大殤、鄉(xiāng)之深愁。

 

數(shù)年前我率團訪日,那時星云法師到大陸不便,聞訊就專程從臺灣趕到日本,陪我同游富士山,至“五合目”飲茶敘舊。我們默默對坐良久,百感交集,卻又相視無言。這是怎樣的“愛別離苦”的鄉(xiāng)愁。我寫了首小詩回憶當時情景:“男兒有淚不輕彈,英雄一怒噴火山。無情未必真豪杰,尚留淚痕掛山巒。五合目外春尚寒,一飲君茶暖心間。異國更有思鄉(xiāng)苦,萬語千言卻無言。”

 

數(shù)年前,臺灣有人企圖通過“入聯(lián)公投”綁架民意搞“臺獨”,挑起兩岸沖突。星云法師針鋒相對,在臺北舉辦數(shù)萬人的“佛光山祈禱兩岸和平大法會”,還從大陸請了一尊“和平鐘”。他在會上賦詩云:“兩岸塵緣如夢幻,骨肉至親不往還;蘇州古剎寒山寺,和平鐘聲到臺灣”。我也以詩相和:“一灣淺水月同天,兩岸鄉(xiāng)愁夜難眠;莫道佛光千里遠,兄弟和合鐘相連”!“入聯(lián)公投”之前,星云法師在臺灣“英雄一怒噴火山”了,他公開發(fā)表文章說:“既然臺灣沒有加入聯(lián)合國的條件,就不要用公投來欺騙老百姓,現(xiàn)在臺灣需要的是經(jīng)濟發(fā)展,是安定與和平,所以千萬不要再無端制造麻煩,大家應該體念臺灣得來不易的現(xiàn)有成就,不要將之毀于一旦?,F(xiàn)在我們要讓臺灣和諧,就不要公投;要讓臺灣成長,就不要公投;要讓臺灣人民安全的生活,就不要公投;要讓臺商在中國能平安的發(fā)展,就不要公投”,“中國現(xiàn)在改革開放,揚威國際,這是中國人團結(jié)的大好機會。中國能和平統(tǒng)一,不但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幸福,也是旅居海外一億多華僑的希望。”

 

臺灣詩人余光中《鄉(xiāng)愁》詩中,一句“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讓多少人潸然淚下。前不久,余光中又發(fā)表了一首表達鄉(xiāng)愁的《行路難》:

 

欲去江東,卻無顏面見江東父老,問子弟而今安在?

 

欲去江北,卻無鶴可以乘載,況腰間萬貫何來?

 

欲去江南,暮春卻已過三月,追不上雜花生樹;

 

欲去江西,唉,別把我考倒了,誰解得那些典故……

 

我隨后收到星云的詩。“今晨,1月25日,學生們讀報紙給我聽,報導余光中先生《行路難》一詩。一時雅興,也以詩句和之”:

 

今日江東,未曾改變大漢雄風。大漢名聲如雷貫耳,茱萸寶蓮遙遙相望。漢唐子嗣,今朝可望;楚漢子弟,引首顧盼,望早歸鄉(xiāng);

 

回首江南,江南紫金山,孫中山先生聲望仍隆。兩岸人民,寄予尊重。春有牛首,秋有棲霞,雨花紅葉,回首難忘;

 

欲去江西,一花五葉,禪門五宗的文化,至今人人都向往。江西得道的馬祖,洞庭湖的石頭(石頭西遷禪師),多少人在‘江湖’來往。臨濟兒孫滿天下,廬山的景光迷蒙,何愁江西無望;

 

再去江北,漢朝淮陰侯,現(xiàn)代周恩來,人文薈萃的地方。江北鹽城是丹頂鶴的故鄉(xiāng)。揚州仙女廟,鑒真圖書館,與鎮(zhèn)江金焦二山隔江相望。揚子江風光依舊,揚子江的母親,思念云水天下的游子,回鄉(xiāng)探望……

 

我回復:“大師行路何懼難,愛國思鄉(xiāng)夢能圓。安得迢迢路千里,眼前翩翩一少年”。

 

田青先生說,“星漢暫滅,萬里長天空寂一瞬;云霞燦爛,一代高僧光耀萬年。”是的,我想起星云與趙樸老,都是當代中國佛教的兩顆巨星——閃爍在海峽兩岸,照耀在天地之間。

 

還記得,我剛當宗教局長不久,樸老就特地給我看過兩幅他的詩詞墨寶。一是《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贈星云大師》,緣起是“星云大師來金陵省母,余藉緣南下與師相見,共敘昔年‘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之語,相視而笑。得詩兩首,奉乞印可”,詩云:

 

“大孝終身慕父母,深悲歷劫利群生;西來祖意云何是?無盡天涯赤子心。

 

一時千載莫非緣,法炬同擎照海天;自勉與公堅此愿,莊嚴國土萬年安。”

 

另一幅是《調(diào)寄憶江南詞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日 至南京賦贈星云大師》

 

“經(jīng)年別,重到柳依依,煙雨樓臺尋古寺,莊嚴誓愿歷僧只,三界法云垂。金陵會,花雨滿秦堤,登岸何須分彼此?好從當下證菩提,精進共相期。”

 

樸老是在以詩示我,盡管海峽兩岸還處于分離狀態(tài),但畢竟是一家,遲早要統(tǒng)一。有佛法就有辦法,可以“法炬同擎照海天”;有高僧就有努力,“好從當下證菩提,精進共相期”。

 

還記得,2004年,當時已久病不起的樸老不顧醫(yī)生勸阻,堅持親自到香港為佛指舍利赴港主禮,那是樸老最后一次參加公眾活動,回來一年竟然就與世長辭了。當時我陪著樸老,會見專程從臺灣趕到香港的星云大師。只見二老緊握雙手,互相凝視,百般感慨,盡在不言中。良久,樸老才深情地說,醫(yī)生們都不許我遠行。其實我哪里是只為送佛舍利過來,我是要和你見一面啊!聞此言,我感動不已,樸老這是在言傳身教開示我,作為大陸主管宗教事務的官員,一定要和臺灣高僧以誠相待、深交朋友啊。盡管回到北京后,樸老就再沒有從病床上起來,但我每次去看他,他都十分歡喜,諄諄教導我:“佛牙何所言,佛指何所指?有了佛陀慈悲、智慧的加持,能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祖國統(tǒng)一,民族復興,世界和平,皆大歡喜。”

 

還記得,樸老九十一歲時,曾手書一幅大字贈送“星云大師印可”,上面寫著“富有恒沙界,貴為人天師”。而星云大師回憶,“當趙樸初居士九十幾歲逝世的時候,我不能前去為他奔喪,只有親自題寫一幅‘人天眼滅’,托人帶去北京,表示哀悼。多年后,我到大陸去訪問,在他的靈堂前,看到我寫的‘人天眼滅’還掛在中間,他的夫人陳邦織女士接待我,帶我參觀他的故址家園,讓我懷念不已。趙樸初居士,這也是現(xiàn)代的菩薩。”

 

一個“貴為人天師”,一個“人天眼滅”。這豈止是“惺惺相惜”?實乃“星星相耀”滿目輝,星漢暫滅,萬里長天空寂一瞬;云霞燦爛,一代高僧光耀萬年。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寫于2月6日凌晨)

 

來源 | 望海樓札記 作者葉小文

 

(海峽飛虹轉(zhuǎn)載自京彩臺灣公眾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