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能源短缺問題出在民進黨政客

臺灣能源短缺問題出在民進黨政客

 

臺灣云林縣達德能源風場。(達德能源提供/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民進黨當局重宣傳而輕實質,致力于打造美好的人設,用以獲取選票,至于讓人仙樂飄飄的承諾與政策對于臺灣整體的實際效應為何,就毫不考究了。

 

在民進黨華而不實的能源政策之下,臺灣能源短缺問題已然迫在眉睫,無論怎么計算,都得不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臺灣不缺電”的答案,但她馬上就要領取臺灣“非核家園”的勛章,又將享受臺灣“綠能之母”的榮光,可是,臺灣即將進入時而黯然無光的缺電時代。

 

核二廠二號機近日除役,出現(xiàn)每年近八十億度的發(fā)電缺口,未來缺口更大。民進黨標榜“干凈能源”,實際上綠電跟不上,近年被認定為綠能的核電被棄置,為了解缺電的燃眉之急,不得不大量用燃煤發(fā)電,火力全開,導致中部空污危機更嚴重。島內八大工商團體一再呼吁蔡當局檢視不切實際的能源政策,蔡英文充耳不聞;在臺美商也表達對電力穩(wěn)定度及綠能可用性的疑慮,蔡英文當局只會死抱反核神主牌,毫無應對困局的調整方案。

 

“非核家園、永續(xù)臺灣”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可以為綠營政客裝飾美美的面容,所以蔡英文喊得價天響。猶有不足,還標榜新能源政策兼顧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huán)境永續(xù)與社會公平四大面向,在“非核家園”理想之下,既能穩(wěn)定供電,又能改善空污,集所有的美好于一身,好不光輝亮麗!

 

當時反核聲浪喧天,蔡英文莊嚴宣告:核三廠最后一部機組于2025年5月除役后,再生能源將占比20%、燃煤30%、燃氣50%的發(fā)電結構,保證穩(wěn)定供電。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首先,取代核電的綠電就遠未達標,依據(jù)臺當局經濟部門能源局資料,2021年再生能源占比只有6%,估計2025年的再生能源發(fā)電,占比最多僅15.27%,距離20%目標遙遠,屆時核電沒了,綠電供不應求,臺灣焉能不缺電?何況隨著經濟成長、臺商回流、半導體擴廠需求,企業(yè)用電需求大增,屆時臺電跳電與民進黨當局跳票勢所必然。

 

臺灣發(fā)展風電及光電等綠電并不順利,專業(yè)學者及民間團體看出2025年不可能達成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在2018年提出“廢除電業(yè)法”核電廠除役大限的“以核養(yǎng)綠公投”,希望在綠電還上不來時,維持一定比例的核電,以確保不缺電、不限電、不斷電。“公投”結果讓蔡英文臉面無光,所以拒斥調整頻臨破產的能源政策,因而錯失了挽救臺灣能源危機的最后機會。

 

臺灣能源危機之嚴峻,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說得很透徹,他早已斷定2025年臺灣綠能占比20%的主張不可能達成,蔡當局在島內再生能源發(fā)展極為遲緩且昂貴的情形下還堅持廢核,完全無視于臺灣的電網脆弱、能源短缺、供電不穩(wěn);而且蔡當局耗費上兆元新臺幣發(fā)展綠能,目的是取代同樣是綠能的核電而非火力發(fā)電,更是最荒謬的笑話。馬英九一語道破:臺灣能源問題的解決,并不缺技術、也不缺資金、更不缺人才,唯一缺的,就是“一個頭腦清楚,熟悉世局,反應快速,知錯能改的臺當局領導人”。

 

但是,蔡英文虛榮心作祟,死不認錯,絕不悔改,口念“非核家園”、“再生能源”咒語,而無視于臺灣的大停電危機,她如鴕鳥般罔顧客觀存在的危險。

 

對于國際上關于核能發(fā)電的新技術、新評價,她也不屑一顧,拒絕調整顯已過時的反核政策。日本已重啟十余年前關閉的26座核能機組,韓國發(fā)表“核電復活宣言”,預計在2030年前將核能發(fā)電占比提高到30%以上。歐盟已正式確認核能也是綠能,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為了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核電成為共認的必由之路。

 

蔡英文堅拒干凈的核電綠能,拼命發(fā)展太陽能等綠電,綠燈全開,放任官商勾結,結果制造了許多“綠能蟑螂”,黑金橫行,嚴重污染政風,招來“假綠能之名,行黑金分贓之實”的惡評。

 

另一方面,為了取代核能而大力推廣的燃氣發(fā)電,也將臺灣能源推入險境,因為過度倚重天然氣,將埋下重大風險。臺灣天然氣完全仰賴進口,必須由大型天然氣船運至高雄永安、臺中等接收站儲存,儲存量只能維持7至10天使用量,一旦如俄烏戰(zhàn)爭一樣,出現(xiàn)供應國不提供的情事,或是臺風導致海象不佳而無法補充,更要擔心臺海若因發(fā)生戰(zhàn)爭被封鎖,這些情況難到不會有斷氣風險?

 

這些顯而易見的風險,蔡英文全然不顧,只是沉溺于鏡中照見的無核家園、再生能源締造者的美好樣貌。(作者陳國祥為臺灣資深媒體人/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