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分兩條主線 比陸上絲綢之路更悠久

前不久在北京閉幕的2014年APEC會議上,中國提出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戰(zhàn)略構想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絲綢之路”一詞,最早由19世紀70年代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李?;舴以凇吨袊眯杏洝分刑岢觯瑲v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尤其是在陸上絲綢之路不斷衰落過程中,隨著中國造船及航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作為海上貿易商路的海上絲綢之路逐漸上升為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海上絲綢之路分兩條主線路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兩條主線路,比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更為悠久。東海起航線始自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建立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鮮傳授田蠶織作技術?;佑谑菑纳綎|半島的渤海灣海港出發(fā),走水路抵達朝鮮。這樣,中國的養(yǎng)蠶、繅絲、織綢技術通過黃海最先傳到了朝鮮。秦始皇兵吞六國時,齊、燕、趙等國人民為逃避苦役而攜帶蠶種和隨身養(yǎng)蠶技術不斷泛海赴朝,更加速了絲織業(yè)在朝鮮的傳播。

 

通過朝鮮半島或經由日本海環(huán)流水路,中日交往十分方便。據(jù)日本古史記載,西漢哀帝年間(公元前6年),中國的羅織物和羅織技術已傳到日本。公元3世紀,中國絲織提花技術和刻版印花技術傳入日本。隋代,中國的鏤空版印花技術再次傳到了日本。隋唐時期,日本使節(jié)和僧侶往來中國頻繁,他們在浙江臺州獲得青色綾,帶回日本作樣板,仿制彩色錦、綾、夾纈等,日本至今仍沿用中國唐代的名稱,如:絞纈、臘纈、羅、綢、綾、羽等。

 

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稱南海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fā)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興起原因】

 

漢朝商業(yè)勃興絲綢產量大

 

漢承秦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且歷時久遠的封建大一統(tǒng)帝國。鑒于秦朝的弊政,漢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和發(fā)展農業(yè)。伴隨著農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漢代的紡織業(yè)也得到了顯著發(fā)展,官營、私營紡織業(yè)這時皆已頗具規(guī)模。漢朝政府設置官營絲織作坊,西漢設有東、西兩織室,在山東淄博設立三服官,這些官營工場人數(shù)眾多,具有大規(guī)模生產能力。漢代紡織業(yè)更普遍存在民間紡織品生產。政府一年間就在各地征收絲帛達500余萬匹,足見漢代絲綢產量之大。在農業(yè)和手工業(yè)高度發(fā)達的條件下,出現(xiàn)了商業(yè)的勃興。這些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古中國造船技術高超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就已經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我國造船技術已有了很大發(fā)展。春秋時吳國戰(zhàn)船已有大翼、橋船、戈船等多種。秦漢時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造船技術的飛躍。1975—1976年在廣州發(fā)現(xiàn)了規(guī)模宏大的造船工場遺址,考古研究結果表明這工場是當時能成批生產內河和沿海船只的大規(guī)模造船中心,可造寬6—8米、長20—30米,載重數(shù)十噸的大型船只,適合內河和沿海航行。

 

出現(xiàn)在漢代的“樓船”最能體現(xiàn)漢代的高超造船技術。元狩三年(公元120年),漢武帝在長安西南“大修昆明池,列觀環(huán)之,治樓船,高十余丈,旗幟加其上,甚壯。”除大型的適合海上航行的船舶,風帆的使用也是遠洋航海的必要條件。戰(zhàn)國時期的銅鉞出現(xiàn)帶有風帆圖案的船紋,說明戰(zhàn)國時代已出現(xiàn)了風帆,但此時的帆不能轉動,只能順風行駛,還不能滿足遠洋航行的需求。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活動的帆,三國時期吳國丹陽太守萬震所作《南州異物志》中載“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風吹。風后者激而相射擊,亦并得風力。若急,則隨宜增減之。邪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激波,所以能疾。”使用轉動靈活,升降自由的風帆,克服了以往船舶只能順風行駛的局限性,為遠洋航行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在羅盤沒有應用到海上航行以前,海上航行辨明方向也是一個難題。但天文學的進步,使得漢代舟師可以“觀星定海”?!稘h書·藝文志》記載的《海中五星順逆》、《海中二十八宿臣分》等總結航海天文學的著作多達136卷,足見當時航海借助星宿定位的技術已普遍使用。由上分析,隨著漢代造船與航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為海外貿易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古羅馬積極探索海上貿易之路

 

不僅僅是經濟力量,政治因素也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1世紀,東西方的經濟狀況和政治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處于東西兩端的中國和羅馬的變化。

 

漢朝于公元前3世紀統(tǒng)一中國,社會經濟繁榮,中國生產的絲綢更是風靡世界,深受古代東西方各國人民的喜愛。這一時期的羅馬正處于羅馬共和國晚期和羅馬帝國早期交替之際,帝國版圖遼闊,國力處于上升時期。由于這兩個強大國家經濟的繁榮和興盛,彼此間需要加強交往和聯(lián)系。我國絲綢傳入古羅馬以后,迅速受到了古羅馬人的喜愛。古羅馬對中國絲綢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但古羅馬與東方的陸上貿易一直存在障礙。

 

絲綢貿易中這種極端不利的地位,迫使古羅馬人從很早的時候起, 就不得不為爭奪陸上絲綢之路的控制權而與壟斷絲綢貿易的國家進行不懈的斗爭。在不能打通陸上絲綢之路的情況下,古羅馬只能尋求開辟從海上進行絲綢貿易的通道。到公元前1世紀時,古羅馬征服了地中海地區(qū)并發(fā)現(xiàn)了利用季風進行航海的規(guī)律。對于季風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使古羅馬擺脫了沿海近距離航行的束縛,可以從紅海直達印度的港口。古羅馬人對海上貿易之路的積極探索,有力地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

 

【發(fā)展演變】

 

海上絲綢之路

曾出現(xiàn)三大著名港口

 

廣州古稱番禺,位于南海之濱,憑借自身擁有的海上交通中心的優(yōu)越條件,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

 

從3世紀30年代起,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元代時,廣州的中國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在海上絲綢之路2000多年的歷史中,相對其他沿海港口,廣州被認為是唯一長期不衰的港口。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于“一口通商”局面。

 

宋末至元代時,泉州超越廣州,并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并稱為“世界第一大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便是泉州。元代,始于泉州的海上貿易東至日本,西達東南亞、波斯、阿拉伯、非洲。海舶蟻集,出口陶瓷、綢緞、茶葉、鋼鐵等,進口香料、胡椒、藥材、珠貝等。

 

唐代,明州(寧波)成為中國的大港之一。浙江地區(qū)經濟迅速發(fā)展,既是魚米之鄉(xiāng),又是建造唐舶之所,越窯青瓷產地,還有深受海外歡迎的湖紡和杭緞,為海外貿易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明州成為日本遣唐使主要登岸港之一。唐朝政府規(guī)定,遣唐使到明州后,在此辦理入京手續(xù),需時數(shù)月至一年。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于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藥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到巔峰。鄭和之后的明清兩代,由于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yè)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